今天是2025年11月25日,是第一次进行软件测试项目的实践。

首先实践的第一个程序是三角形程序,说到三角形程序大家一定会好奇为什么会测试三角形程序,也会问三角形程序到底是个什么。

其实三角形程序并不难理解,顾名思义是定义三角形并通过输入1到100以内的数值进行判断三角形的类型,该程序的输出将根据三边的数值进行三角形类型的判断,分别有等腰、等边、普通或无效三角形。有时会扩展到包括直角三角形的类型

该程序的规格为如下:

①、a,b,c为1到100之间的整数,否则输出为“无效输入值”

②、a,b,c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否则输出“无效三角形”

③、a,b,c三边相等输出“等边三角形”

④、a,b,c三边相等输出“等腰三角形”

⑤、其他情况输出“普通三角形”

具体代码实现如下:

方法一:

def triangle(a,b,c):
  if not(1<=a<=100 and 1<=b<=100 and 1<=c<=100):
    print("无效输入值");
  elif not(a+b>c and b+c>a and c+a>b):
    print("无效三角形");
  elif a==b==c:
    print("等边三角形");
  elif a==b or b==c or c==a:
    print("普通三角形")

triangle(3,3,3)
triangle(3,3,4)
triangle(3,4,5)
triangle(1,2,3)
triangle(1,4,5)

该方法旨在输入特定数值后进行判断具体的三角形是哪一种三角形,下面的triangle是具体的输入的数值后进行的详细判断。

其测试结果如下:

使用版本为Pycharm2025.2.4版,Python解释器版本为3.14。

我认为该测试结果没有达到正常测试结果,具体测试报告如下:

本python代码使用了五组数据进行测试,该代码达标率为60%。因为三组数据符合要求达到了该程序所规定的规格,其他数据未达到规格。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如下代码实现并进行测试:

def triangle(a,b,c):
  if not(1<=a<=100 and 1<=b<=100 and 1<=c<=100):
    print("无效输入值")
  elif not(a+b>c and b+c>a and c+a>b):
    print("无效三角形")
  elif a==b==c:
    print("等边三角形")
  elif a==b or b==c or c==a:
    print("等腰三角形")
  else:
    print("普通三角形")

def main():
    try:
        a=float(input("请输入第一条边的长度:"))
        b=float(input("请输入第二条边的长度:"))
        c=float(input("请输入第三条边的长度:"))

        if a.is_integer():a=int(a);
        if b.is_integer():b=int(b);
        if c.is_integer():c=int(c);

        triangle(a,b,c)
    except ValueError:
        print("请输入有效的数字!")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该段代码经测试可正常输入,我们来输入五组数据来进行检验:

进行了五组测试,这五组测试全部输出结果与对应规格正确,达标率100%。

具体测试报告如下:

通过这次测试我感觉到真正难的并不是测试难,而是之前自己一直没有去真正学过软件测试相关的知识,也没有真正实践过软件测试。除此之外感受到了自己攻克困难的成果,认为只要自己肯攻克没有不能战胜的困难。

第一次编写第二个自己输入来判断的程序的时候最开始遇到了Pycharm的报错和无法输入数值,但我并未放弃,就像一台没有挖到矿物的钻地机一样一直坚持。我从来不相信有不能战胜的困难。于是经过多次修改我的代码果然达到了要求并能进行测试。

除此之外今天实习期间的第一次会议也让我受益匪浅,我虽然说会议时间短但会议提到的几个点却对我的工作和今后可能的考研深造等道路有了启发,我认为我收获到的点如下:

①、不要和比自己强很多的竞争对手竞争,并且要了解清楚竞争对手的产品有什么优势

曾经我认为必须和比自己强很多倍的竞争对手去竞争才是厉害,和跟自己差不多级别的竞争对手去竞争就是弱小。因为曾经我过于相信:“一个人的对手的实力说明了这个人的实力“这句话,这句话固然有道理但不全对。

因为其他企业或者其他人把你当成竞争对手说明你有实力,但你把其他企业或者人当成竞争对手并不一定说明你有实力。比如说一家初创的英语培训机构要和新东方去竞争是完全没有可能成功的,亦或是说一个专科生在就业的时候要去投大厂和全球各地的名校生竞争也是完全不会被HR正眼看的。因为一个实力不够的人在别人眼里连成为竞争对手的资格都没有,在别人眼里只是一个随时可以忽略的小透明。

就拿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为什么今天美国几乎所有通讯企业要把华为当成竞争头号对手而没有把其他中国优秀的企业(oppo、vivo、小米、联想、腾讯、阿里、网易等)当成头号竞争对手。这并非是因为其他的企业不优秀,也不是因为其他的企业没有影响力,而是华为的优秀和其他企业的优秀完全不在一个层面,华为的优秀是在核心技术研发直接对标美国的很多企业,如麒麟芯片对标高通芯片,鸿蒙系统对标苹果IOS、谷歌安卓和微软Windows三大系统,gaussDB对标甲骨文数据库,智能驾驶对标特斯拉,AI算力卡对标英伟达,硬盘技术对标西部数据等。在华为崛起之前美国在互联网、电子信息计算等领域具有70多年的霸权,而今天华为的崛起正在改变美国的霸权。

而游戏行业亦是如此,一个小型游戏公司即便是再优秀也很难竞争赢腾讯,因为腾讯和小型企业完全不在一个维度。所以说不必为了刻意去证明自己的强大而去和比自己强很多的人竞争,只需成为在当下级别的出众者足矣。

同时应该了解清楚竞争对手的产品具有的优势,任正非说过:“我们不要盲目排外”,不仅是每个人每个企业亦是如此,这个“外”我认为包含其他企业的同类型产品。任正非以包容开放的姿态学习苹果手机的优点、IBM的企业管理、OPPOVIVO小米的线下拓展模式以完善华为公司。而我也应该去了解其他同级别公司的游戏产品来知道竞争对手的优势。

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唯有了解自己和竞争对手才能真正取得胜利。

②、低谷时期不谈发展,只思考如何渡过难关

今天的会议所讲到公司的低谷后立即让我想到曾经读过的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一文,二十年前的任正非就意识到2020年华为会迎来冬天。果不其然任正非的预料没错,当时美国的芯片法案推出导致所有型号的华为麒麟芯片台积电无法代工。这时华为的C端业务近乎崩溃,这时任正非立即采取了措施来拯救华为。首先是“断臂求生”卖掉荣耀,让芯片能够更长时间的供给自家使用。其次是保证服务好每一位现用华为及前荣耀手机的客户,继续坚持以客户为本而留下老客户。最最最重要的是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要求美国及加拿大赔偿并团结所有华为员工一致攻克技术难关。

我实习所在的公司曾经也经历过两次低谷但最终都起死回生,今年是第三次低谷期。尽管低谷期一切都会更难但我始终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只要坚持总会迎来那个春天。

除此之外更加启发了我让我意识到了在最困难的时候不要思考怎么发展,而是思考如何生存足矣。不必为了站不住脚跟的发展而忘记最基本的生存,因为没有生存支撑再高的发展也是空谈。所以说最重要的事情一定是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并尽可能的存备用资金。

Logo

作为“人工智能6S店”的官方数字引擎,为AI开发者与企业提供一个覆盖软硬件全栈、一站式门户。

更多推荐